提高科普传播能力 助力教师专业素养提升
王大鹏
8月29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发布。《意见》是新时代新征程强教强师的纲领性文件,提出了加强教师队伍思想政治建设、涵养高尚师德师风、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加强教师权益保障、弘扬尊师重教社会风尚五方面的重要举措。尤其值得关注的是,《意见》在“提升教师专业素养”部分专门提出了“师范院校普遍建立数学、科技、工程类教育中心,加强师范生科技史教育,提高科普传播能力。”虽然《关于新时代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意见》就提到 “学校要加强科学教育,不断提升师生科学素质,积极组织并支持师生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但是没有专门针对师范院校在科技史和科普传播能力方面的要求,而此次《意见》的出台,可以说对教师的知识面和科普能力提出了更加明确的要求。
1978年,中国科普事业奠基人高士其在一篇名为《学习科技知识,普及科技知识——致人民教师》的文章中就提到,“教师是人类灵魂工程师,是无数闪耀的思想、优秀的品质、智慧的大脑和高尚的灵魂的塑造者。”而要造就一批又一批科学事业的合格人才,就需要科技工作者在加强课堂教学的基础上,撰写一些通俗的科普书籍,也就是在做好本职工作之外,去讲授和编写一些科普读物。同时,他在另外一篇文章中还提到,“要有广博的知识基础,要广博才能专深,要把各种科学知识综合起来研究,并且要懂得这门科学知识和那门科学知识之间的联系。” 可以说,这些论述与《意见》中相应的内容具有很高的契合度,那么我们就有必要探讨一下对于教师来说,什么是科普传播能力,为什么要提高科普传播能力,以及如何才能提高科普传播能力。
按常规意义上的理解,科普是一种科技人员借助各种传播渠道和平台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社会公众传播普及科学技术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的活动,而要成功地开展科普活动,就需要科普人员具备相应的能力,因为科普不是“小儿科”,做好科普并不容易。同时科普传播能力是科学能力和传播能力的融合,也就是对科学本身的深入理解以及对传播方法的娴熟掌握。对于教师来说,科普传播能力至少应该包括熟悉自身专业领域以及整体上的科学发展史,知晓科学的来龙去脉,即“科的能力”,同时要具备将深刻的科学道理转化为学生能够理解的语言的“翻译转化”能力,以及善于采用比喻,打比方,举例子等将抽象的科学具象化的表达能力,也就是“普的能力”,此外还要了解当前大众传播的实践与理念,熟悉传播的媒介和渠道,并且在科普的过程中加以运用,这可以称之为“传的能力”。
教师在培养科技创新人才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发挥这种支撑性作用的关键在于,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的体制机制一体化改革,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重要基础性工作 ”,这也就要求教师要努力提高自己的科普传播能力,只有自己具备扎实的知识储备以及优秀的表达能力才能将科学内容有效地传播给学生,另外一方面教师需要把自身的专业知识以及科学领域的研究成果转化为公众,尤其是学生能够理解的语言,让他们不仅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进而对科学有系统深入全面的理解,体会科学之于自身,之于社会,之于国家的重要作用和价值,形成对科学认的知晓,同的能量,感的行为,树立科学梦想,助力创新型国家的建设。
科普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做好科普工作需要相应的理论支撑,实现路径,做好科普的方式与方法,《“十四五”国家科学技术普及发展规划》在“加强国家科普能力建设”部分就指出,要“强化科普理论研究。构建新时代科普理论体系”。对于提升教师的科普传播能力来说,需要在结合科普领域现有的研究成果和成功实践的基础上,开展专门针对教师的科普传播能力提升培训,并形成系统化的课程体系,持续支撑教师开展科普实践。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推动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需要提高教师的科普传播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培养高质量的科技创新人才,助力创新型国家的建设。
(作者系中国科普研究所副研究员,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理事)
版权保护: 本文由 VC资源讯息个人站 原创,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x.bayihulian.com//keji/110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