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波万古痕:史前艺术与海洋
作者:诸葛沂(杭州师范大学文艺批评研究院教授)
史前艺术,是指史前时代即没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时期的艺术,因其在不同文化中发生原因和发展过程具有一定差异,时间范围大致是公元前3万年—公元前2000年。史前艺术既有实用性,又反映了早期人类对自然的认识。海洋是人类先民生活的重要环境之一,表现海洋生活、体现海洋意识的艺术品广泛出现在全世界的史前文化遗址中。它们大多形式简洁,特色鲜明,彰显了先民们敏锐的观察力和惊人的创造力。
海洋孕育了生命,海洋联通了世界。在遍布全球的史前艺术中,海洋意象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标志。
金伯利岩画 资料图片
龟壳面具 资料图片
阿尔塔长船岩画 资料图片
拉皮塔陶器 资料图片
贝壳项链 资料图片
河姆渡方盂 资料图片
旺吉纳岩画 资料图片
通向海洋
人类从陆地走向海洋的过程,影响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轨迹。征服深蓝的勇气,航行能力的掌握,海上航线的开辟,加快了人类的迁徙,促进了贸易和交往,强化了全人类的生活联结,更让我们因追波逐浪的激越、雾海远航的希冀,甚至“乘桴浮于海”的意境产生共鸣。通向海洋,搏击浪涛,似乎是人类本能的冲动,蕴积着基本的情感。对这份冲动和情感的最早记录和表现,烙刻于多个史前岩画中,它们述说着人类航海史的早期记忆。
人类社群在世界上的分布证明,人类祖先的水上活动在几万年之前就开始了。相比陆上行动,使用船只捕鱼和运输相对平稳、快捷,也更机动和有效率。作为史前艺术的最主要形式,粗犷、古朴的原始岩画,不论是雕凿、锲刻,还是用矿物(红色和黄色赭石、赤铁矿、氧化锰)、木炭、粘土、蜂蜡或树脂涂染及喷绘,都给我们留下了人类航行的最初图像。
在澳大利亚,人们发现了非常古老的人类航船岩画。至少大约5万年前,那里的先民穿过巽他古陆来到萨胡尔大陆。随着冰河期的结束,大约14000年前,海水覆盖了古陆,这些人留居在澳大利亚的海岸线,并创作了异彩纷呈的岩画作品,这使得澳大利亚成为大洋洲乃至世界岩画的集中地。
金伯利(Kimberley)高原是澳大利亚北部最重要的岩画点之一。考古学家就是在那里发现了古老的海航图像。筏和独木舟是人类最古老的水域交通工具,都需要借助桨来驱动。在一幅被认为距今17000年的岩画上,一艘红色的独木舟载着水手正在航行。它长度将近4米,轮廓独特。船体结构看似一个汉字隶书横笔,船首斜突前倾,船身平稳,船尾相对短小竖直,起到稳定的作用。独木舟仿佛正乘风破浪,极富动势。更有意思的是船上的四个坐像,左边两个水手戴着后掠的头饰,右边的两人则握着长长的船桨,伸向船体下方,划拨着波浪。四个人物既对称,又姿态各异。
版权保护: 本文由 VC资源讯息个人站 原创,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x.bayihulian.com//wenhua/96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