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C资源讯息个人站
当前位置:VC资源讯息个人站 > 科技 > 正文

清除短视频“伪内容”滋生土壤

07-04 科技

  演绎剧情煽情炒作、AI换脸“明星”带货……长期以来,不少短视频账号刻意隐藏“虚构”标注,通过摆拍、造假等方式博取流量牟利。此类乱象不仅损害网络环境与市场秩序,更违背道德甚至触犯法规。近年来,各类专项治理行动形成了一定震慑,但长效之治还需各方形成合力、久久为功。

  “流量为王”的算法逻辑下,相较于可遇不可求的真实素材,摆拍、造假内容更容易靠低成本、强刺激,获得推荐后将流量变现。当监管介入、限流封号时,此类内容往往已广为传播。要根治顽疾,必须釜底抽薪,不断优化推荐机制、完善监管机制,在伪劣内容爆火前熄灭火苗,探索跨平台“失信主体联合惩戒”机制,让幕后黑产业链无所遁形。

  平台方守土有责,用户才能信赖平台。要坚持常态化治理,善于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不断提升监管能力。完善取证与投诉渠道,提升对涉嫌违规内容的处置效率,对明显制造对立、煽动情绪的账号及时处理。

  提升用户的辨别力,才能更好清除短视频“伪内容”的滋生土壤。随着用户消费力的增长,与之相匹配的判断力显得愈发重要。为此,要在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的基础上,引导用户对摆拍、造假内容提高警惕。比如,在各平台公益推广相关案例警示视频,针对老年人开展“网络防伪”教育,提升用户对每一次点赞、评论与转发的社会责任感。在线上线下凝聚共识,共同维护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覃皓珺)

[ 责编:孔繁鑫 ]

版权保护: 本文由 VC资源讯息个人站 原创,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x.bayihulian.com//keji/66023.html

博客主人YeLongCu
男,文化程度不高性格有点犯二,已经20来岁至今未婚,闲着没事喜欢研究各种代码,资深技术宅。
  • 文章总数
  • 1183327访问次数
  • 建站天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