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见美好,“益”路同行——第三届福寿园生命公益节在河南福寿园举行
9月5日,“豫”见美好,“益”路同行——第三届福寿园生命公益节在河南福寿园举行。上海社会科学院、澎湃新闻联合福寿园国际集团发布了国内殡葬行业首份系统梳理企业参与社会公益事业的白皮书——《福寿园公益事业白皮书》。公益节同时还发布了“福寿园高校生命教育研习课程”、“河南福寿园公益园区设计大赛”等多项公益项目,河南大学生命教育研究中心、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河南省民政学校等院校机构将河南福寿园定为“生命教育实践基地”并授牌。
第三届福寿园生命公益节活动现场
本届公益节由福寿园国际集团、上海福寿园公益发展基金会主办,河南福寿园承办,河南大学生命教育研究中心、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河南省民政学校等单位和公益组织给予支持。来自各公益合作单位的代表、红十字公益志愿者、青年大学生志愿者、社区工作人员等200人参与其中,活动全程进行线上直播。
公益之节 搭建生命文化平台
福寿园生命公益节于2022年创办,通过搭建公益平台,展示公益成果,链接更多社会资源关注特定人群,践行社会责任,宣传生命教育。公益节先后在上海福寿园、辽宁观陵山福寿园成功举办,成为传播生命文化和公益理念的重要平台。
第三届福寿园生命公益节承办单位河南福寿园总经理陈振楠致辞
公益节以“生命”为主题,旨在生命全周期提供有温度的公益服务和生命关爱,更依托福寿园场景,连接政府、行业、企业、媒体、社会组织及民众,系统性地开展生命教育,推动社会大众生死观的改变,从而营造和谐温暖的生态环境,成为“生命与生命连接的事业”。
在河南福寿园的活动现场,随处可见一只胖乎乎的大象“阿祥”和一只古灵精怪的蝙蝠“阿福”,他们被称之为“有福相”,也是福寿园的公益IP,是历届生命公益节不可或缺的“主角”。
“有福相”公益IP
除了无处不在的公益IP,现场还能看到各种文创打卡点和互动点,活动参与者通过了解河南福寿园公益设施,聆听“郑能量”生命故事等方式,收集具有纪念意义的文化印章,完成一次感知生命的心灵洗礼。
三十而立 印证生命服务初心
活动现场,上海社会科学院、澎湃新闻联合福寿园国际集团正式向社会发布《致敬生命“益”路同行——福寿园公益事业白皮书》(先导版),将福寿园三十年公益历程、集团及旗下各公司公益项目以及未来的公益行动规划进行全面分享。白皮书系统梳理了福寿园公益事业的做法及案例,并将其总结为“基础能力支撑+内生动力强劲+外部反馈驱动”的良性循环模式。
福寿园国际集团首席品牌官李经衡发布《福寿园公益事业白皮书》(先导版)
福寿园公益事业1994年自上海出发,内容涵盖慈善救助、精神救援、安宁疗护、优抚助学、生命教育、环境保护等多个领域,历经30年积淀、成长与坚守,影响力辐射全国19个省(区、市)的40余座城市。截至2023年底,福寿园共计开展各公益项目713项,公益性支出超过4亿元人民币,相关受益群众超过千万人次。
《福寿园公益事业白皮书》根据福寿园公益数据,构建出企业能力、公益能力评估体系,首次向社会公布福寿园公益指数。这个指数参考了《中国城市公益慈善指数》、《中国企业公益指数》 ,结合了福寿园自身公益实践历程与殡葬行业特殊属性,具有开创性的意义。
福寿园国际集团首席品牌官李经衡表示,判断公益的标准是行为和目标,更需要支撑和能力。为此,福寿园用了三十年的时间在实践探索,依托自身特色开展了各种公益服务项目。希望本次白皮书的研究成果,能够形成体系化、定量化、标准化的公益表达,为殡葬民营企业投身社会公益事业、推动中国殡葬服务行业转型与高质量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校企联动 赋能生命教育课堂
由福寿园国际集团品牌中心副总经理徐敏和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副教授、高校生命教育专家陈雁带来的“福寿园高校生命教育研习课程”,成为本次生命公益节的又一大亮点。课程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增加户外生命课堂比重,用更直观的体验强化生命教育氛围,为大学生生命教育课程的提升提供了更优的方案选择,是当代大学生关注个体生命质量和人生意义的人生必修课。据悉,该项课程此前已在上海视觉艺术学院进行了实践应用,学院在上海福寿园内开展了志愿服务类、生命研习类、生命桌游类三大类的课程,引导同学们思考生命的价值和人生的意义。张佳瑞妮同学更是在生命研习课中,引发了毕业设计《青少年生命教育基地设计项目》的灵感,成为第一位在墓园里完成毕业设计的学生。
福寿园国际集团品牌中心副总经理徐敏(左)、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副教授陈雁(右)发布“福寿园高校生命教育研习课程”
版权保护: 本文由 VC资源讯息个人站 原创,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x.bayihulian.com//toutiao/7464.html